8月14日上午,一场围绕贵州产业发展的高质量交流会议在花果园7号楼中天行集团会议室举行,贵州杨氏交流平台副主席杨海洋,常务副秘书长杨乘铭,副秘书长杨雄、杨勋,编辑部主任杨永才,办公室主任杨欢,成员杨烨欣、杨康、杨旭、杨先奎,杨清清、杨广,中天行总监杨炯蠡等20余人参加会议,贵州杨氏交流平台顾问杨东鸿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杨东鸿谨代表贵州杨氏交流平台向前来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说明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道,推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蠃”。贵州杨氏交流平台作为一个整合资源、人脉共享,为贵州杨氏宗亲提供服务的交流平台应该充分发挥其造血功能。杨氏一族一直是人才辈出、人才济济的家族,杨家人的身上更是兼具善良、忠诚、乐于奉献等优秀的品德,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现有的人力资源与贵州产业之间架起一座链接的桥梁,实现平台内部的资源有效转换是现在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关心杨氏平台发展的热心宗亲杨炯蠡宗亲为我们分享项目,为杨氏宗亲的产业发展做规划。
据了解,杨炯蠡,贵州省著名文化旅游学者,20纪60年代中期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曾从事过农业,博物、环保、鸟类、旅游、城乡规划等学科研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顾问专家,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分院执行院长,贵州省旅游规划设计院专家委员会主任,贵阳振旅旅游发展规划设计中心主任。杨炯蠡先后分享了楚国黄金古道的保护和利用策划方案(贵州段)、安顺市北盘江流域余甘子的保护和利用方案、贵州省开阳县彩色森林生态屏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项目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随后又带领参会人员一同解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一步说明开发和规划一个项目离不开政府和群众的支持。用规划申请资源、土地;用地方政府引流,大项目,中规划;虽然现如今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十分激烈,但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机会,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次要做实事,就像旅游产业,旅游产业要和文化产业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的联系。
随后杨勋分享了客想来、惠民优选等平台,杨海洋分享了贵阳轨道2号线零星地块闲置地的方案设计,杨乘铭分享了黔村的整体架构、黔村打造的民宿经营理念以及千村计划方案等,会议内容丰富,干货满满。
“今天的活动内容非常精彩,举办的很有的意义,大家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其次更是加深了我们对贵州产业发展的格局认识,如果这些资源能够加以开发,这对当地的经济效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会对贵州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今后平台也会更加的关注贵州产业的发展,以产业联动深度挖掘可利用资源,努力融合内部资源衔接,为贵州发展注入新活力”杨海洋发言道。